返回

古代重组家庭日常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 3 章 安置落户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轻易做到的?”

    杨应和叹一声:“有什么办法?家里那边淹成河,是回不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慢慢来吧,先初肯定是有些艰难,以后就顺了。”

    已经走到这一步,赵春兰也知道别无他法,点头没再多说什么。

    隔壁堂间里点着油灯,是宋腊梅出来给杜巧娘装的水。

    身后还跟着六七岁的男娃,好奇盯着她看。

    杜巧娘冲他笑笑,男娃扭脸过去,没理她。

    没看到家里大人,也不好多问,杜巧娘说两句谢话才出来。

    一出来就听到儿媳妇那些话,她心里也挺复杂的。

    从衣食无忧到流落异乡,说实话他们对她这个继婆婆并不差。

    没有强硬要丢下欢儿,心里有怨气也是正常。

    自从嫁入杨家,杨长山念着年长她十二岁,多是纵容,舍不得她做活。

    原本还做些家务,自赵春兰进门,家务也很少做了。

    娘家开着点心铺子,打小亦是被娇养着,地里活没沾过手。

    这样一想,她和喜月都算是累赘。

    如此再添一个,可不是就是活的更加艰难。

    可她不能丢下欢儿。

    如同不能丢下欢娘。

    走过去把陶罐放在火上煎着,她去摸自己的包袱。

    掏出两根银簪子及一个银手镯,并两副耳坠子、两个戒指。

    有出嫁时娘家添的,也有杨长山置的。

    有些舍不得。

    但想到眼下情形,狠下心递给杨应和:“拿去换钱吧,估摸着能换个六七两。”

    赵春兰有些意外,婆母向来不理家事。

    以往对她多有怨气。

    现在看来,也没那么自私。

    难怪喜月没被娇养坏。

    杨应和一愣,却是不愿收:“怎么好卖娘的首饰?眼下日子还没到过不下去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喜月也捧出自己的银耳坠,还有一根银手镯,是她出生外祖家送来的。


第 3 章 安置落户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